源一

文学与城市|彼得堡

思路:分析城市史、城市规划及城市经济政治对文学作品思想及内容的相互影响。


彼得堡:欠发达的现代性。


(一)陀思妥耶夫斯基《地下室手记》:“我”是一个精神纠结的知识分子,经常陷入自我反思批判。瞧不起周围的人也瞧不起自己,成天喜欢呆在地下室里读书。他在街上见到打架的人,也会感到羡慕,因为这个人方式融入了城市的人群,即使是通过与他人冲突的方式。于是他进入酒吧(?),也试图建立这种联系。结果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上司,对方却直接漠视了他,这种对他存在的漠视,比攻击他、打他更具有杀伤力,前者是一种对个人存在尊严的无视和否定。后来他常常在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游荡,有一次又看到了这个上司,这一次他看到那个上司又对比他自己高一级的官员卑躬屈膝,于是主角看到了上司的软弱。心情复杂,意识到对方和自己一样。


其实主角对这个城市的期待很简单,他期待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交地位,每个人的尊严都可以得到维护。但是彼得堡严格的社会秩序却是压抑他的这种诉求的。


(二)问题
为什么“我”会产生这样的诉求?
“我”的诉求和社会秩序的矛盾为何会存在?

接下来从城市的角度切入探究。


(三)彼得堡简介:
(1)建立:1703年5月27日,于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;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,驻重兵把守,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,后扩建为城;至此,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,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,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。(以上源自百度百科)


(2)城市史: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,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。[2]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,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的中心。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,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。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。(源自百度百科)


(3)建造者彼得大帝: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,1689年掌握实权,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,本人则化名彼得·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,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、阿姆斯特丹英国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,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。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,发展贸易,文化、教育和科研事业,同时改革军事,建立正规的陆海军,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。继而发动了战争,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,为俄罗斯打下坚实基础。可以说,近代俄罗斯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。[1(源自百度百科)


(4)彼得大帝为何迁都圣彼得堡:当时的俄罗斯属于内陆国家,彼得大帝急于发展海上贸易,以及发展强大的海军,迫切需要波罗的海的出海口,所以经过与瑞典及周边势力的争夺,获得了波罗的海沿海的不少地区,并建立圣彼得堡。 彼得大帝首先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,驻重兵把守,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;至此,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.。彼得大帝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,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,而他也当之无愧的称谓俄罗斯的海军之父。把首都迁到圣彼得堡,为了巩固俄罗斯海洋实力。


“一个建立于沼泽上的城市。”


(四)彼得堡与文学
相对于象征着保守、传统的莫斯科,彼得堡是具有现代的、启蒙的意义的城市。彼得大帝进行西化改革,在经济上鼓励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,这种经济氛围养育了个人主义思想,但是政治又是中央集权,秩序严格,又压抑了资本主义生产。这就是《地下室手记》中的“我”面对的冲突产生的原因。他的诉求是追求人的平等,但是现实的社会秩序却压抑、扭曲。


彼得堡是欠发达的现代性。与同时代的巴黎相比,巴黎有着充分发展的资本生产和消费主义,因此这里的人们在萌生现代性思想的同时,他们追求这种现代性的热情也是被鼓励的,没有像彼得堡那样的压抑。


而彼得堡的涅瓦大街(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城市意象)充满了俄罗斯人对于现代性的的幻想和追求。


*中国鼓励着经济上的现代性,但是政治体制等综合国情因素同样压制了对现代性的向往,我们没有西方人那样追求现代性的激情。其实,我们对于现代性的想象来源于西方,但是我们的物质基础却与他们不同。(备忘:某节课上好像讨论过关于现代性的定义,巴黎来着?巴赫金,波德莱尔,本雅明?)也由于这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差异,不一样,西方的城市理论无法套到中国的城市分析上,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的运作方式是?


(五)彼得堡的狂欢节
狂欢节不是对彼得堡博物馆式的保存,通过穿纪念碑的方式,将城市人格化,于是赋予彼得堡生命力。在狂欢节,好像领袖的雕像形象没有平时那么威严了,甚至是可以被群众戏谑的,狂欢节的这种对秩序的“反叛”其实是和长期森严的秩序的一体两面吧?

评论

热度(3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